山東省沂水縣四十里堡鎮中海子村的瓜農正在大棚里吊西瓜秧。
據瓜農介紹,把西瓜秧吊起來,西瓜能得到充分的光照,提高了西瓜品質。這種西瓜不是“躺”在地上長,而是吊在藤蔓上長,長成后每個一般3至5斤,5月初可上市,經濟效益比普通西瓜更高?!‘斍罢窃绱何鞴瞎芾淼年P鍵季節,針對當前天氣特點,董杜莊鎮積極指導農民通過多項措施,加強西瓜種植技術指導:
一是針對近期天氣驟然降溫,制定災害性天氣應急預案,指導種植戶加強西瓜苗期的防凍保暖工作。
二是搞好技術培訓,與北京農林科學院、省農科院等建立了長期的聯系,定期邀請專家舉辦科技講座,春節以來,共舉辦西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班3期,培訓1200多人次,發放管理技術明白紙6000多份。
三是通過廣播、氣象電子屏播報大風和降溫天氣,提示菜農及時做好防范大風、降溫及防寒防災準備,播發瓜菜專家低溫防凍和凍傷防治措施,宣傳防寒防凍知識,為西瓜種植戶提供科學建議。
四是依托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和十多個瓜菜專業合作社,派出瓜菜生技術指導組到村莊、走大棚,到田間地頭進行巡回指導,面對面地幫助瓜農,確保西瓜生產安全渡過低溫期。
五是大力推廣新技術。為提前西瓜上市時間,該鎮大力推廣西瓜多膜種植,經過不斷創新,由最初的二膜、三膜種植,發展到四膜、五膜種植,有的達到七膜種植,能夠提前10--15天上市,大大增加了農民收益。抽晚上時間去拜年
齊先生等瓜農們紛紛對記者說,今年天氣特別冷,他們得格外小心,好好保護瓜棚里的這些“寶貝疙瘩”。“每天我們放風、關風得三四次,有時甚至七八次,得及時看棚里的溫度、濕度,以此來決定放風時口大些還是小些,不能有絲毫馬虎。如果看著溫度低了,得趕緊蓋上簾子。雖然過年都沒時間去走親戚,但想想西瓜苗已經長得差不多了,還是很欣慰。”齊先生對記者說,他和妻子結婚四年多來,每年春節都是在瓜棚里度過的。每天早上5時,他們就得起床鉆進大棚觀察瓜苗的生長情況。盡管很累,但他們不覺得苦,而且滿懷希望。他家種了7畝西瓜,等過幾天,瓜苗育好就能種西瓜了,“五一”前后西瓜就能成熟。按往年的價格,每公斤大約5元錢,他家的7畝西瓜能賣9萬元左右。
“有些親戚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過年不去確實說不過去,我們就會挑晚上的時間,去拜拜年,看望一下老人,白天真的是脫不出時間,讓別人照看瓜苗,我們還真不放心。”另一位瓜農對記者說。
希望西瓜能賣個好價
瓜農們告訴記者,他們的西瓜銷往全國各地。多年來,一到西瓜成熟季節,全國各地的客商都主動上門收購,根本不愁銷路。
然而,瓜市的行情誰也難以捉摸,這一季西瓜是在“五一”前后收獲,正常情況下,這季西瓜的價格是每公斤5元錢左右,價格還是不錯的。但也有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時候。瓜農們都清晰地記得,那是2010年5月10日之后,西瓜價格下跌得非常嚴重,好的西瓜每公斤2.4元左右,質量稍差一些的西瓜,每公斤僅能賣到2元錢。按照當時的價格,瓜農們僅能保本,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