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分析原因:主要原因不是產能高,物流成本高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農產品信息不通暢造成的;有人幫忙吆喝:上好的瓜瓜大家吃??!有人羨慕:兩毛多一斤,我們千島湖二元半一斤,額想馬上去內蒙天天啃西瓜哉……千島湖的水果批發大佬還不快動手?有人出主意:可以拉到上海來賣嗎?這邊好賣;還有人給出激勵:不學會自己對生產的調控,幫得了一時,幫得了一輩子?這樣的事一次兩次就夠了,都說沒有救世主,要靠自己,吃一塹長一智??!

柳中華告訴記者,新浪微博轉發了他的帖子后,他先后接到過山東、福建等地客商的電話,但由于距離太遙遠,加之近幾天南方氣溫下降,西瓜需求量降低,因此打過電話之后就沒了動靜。央視二套、新華社等媒體記者也主動與他聯系,有意幫助銷售。
目前全村還有3000多噸西瓜窩在地里,就成熟度而言,運往南方或許存在風險,但本地人吃口感非常好。8斤以上的西瓜0.21—————0.22元即出手,8斤以下的更便宜。如果再過一段時間銷售不出去,西瓜就真的成了苦瓜、臭瓜了。 瓜農一年四季種瓜的那幾個月的辛苦也付之東流了。實在看到讓人有點惋惜。希望更多的瓜農和地方農業部門政府鼓勵帶頭在互聯網的時代借用西瓜網站等信息網發布自己產區的西瓜供應。